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勠力同心 共护家园——疫情之下最美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2.11.22 阅读次数:1133

字体:

{ 关闭 }

当最后一群大雁掠过天际的那一刻,冬也随之到来。清晨,伴随着一缕缕金色的光芒,太阳露出了美丽的笑脸,温暖了这座寂静而坚强的城市——呼和浩特。

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抗疫没有“旁观席”。当得知医院接管水岸方舱3号馆后,所有队员火速集结。为了实现方舱高效运行,医院成立了医疗、护理、感控等工作组。其中,来自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血液肿瘤科、五疗康复科、风湿免疫科、骨外科等不同科室的医疗3组队员们,临危受命、披挂上阵,在疫情面前拧成了一股绳,用奉献精神书写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

图片

一袭白衣,一身担当。乌仁托雅是一名儿科医生,她凭借从医十余年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在这次任务中毅然承担起组长这个艰巨而光荣的职责。岗前她就曾嘱托大家:“第一要确保医疗安全。方舱患者虽多以轻症、无症状居多,但我们工作环境和内容不同于以往,复杂因素较多,任何情况下坚持患者生命高于一切,注重识别有危重症倾向患者,熟悉抢救流程。第二要确保自身安全。新冠是传染病,严格按院感流程防护,组员一个都不能少!”女子本弱,遇战则刚。在坚守岗位的每一分钟,流程梳理、信息核对、患者救治、转诊等每个环节,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经年累月磨砺出来的职业素养,让一切紧张繁重的工作规范有序地向前推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优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图片

医道无界,大爱无疆。李静是一名麻醉科医师,曾作为第20批援卢旺达医疗队成员,圆满完成长达一年之久的援非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的城市遇到三年来最严重的疫情时,心中的红色信念告诉我:尽我所能、服务人民。”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哪里需要她,她就在哪里。当有严重呼吸困难、重症倾向的患者时,只要有她在,就可以保证及时有效进行气道开放,为抢救工作增添一份保障。

图片

甘于奉献,无畏逆行。妇科杨欣、血液肿瘤科代玉枝医生,在完成为期34天的社区核酸采样任务后,第一时间转战方舱,没有与家人、孩子解释太多。因为她们觉得这里更需要自己。方舱里的生活不总是快乐的,但如果能在枯燥、焦虑的生活里寻找到一点点微弱的光芒,令人动容,在明确告知有感染风险的情况下,有位六旬男子坚持陪护他腿脚不便的哥哥;一位年迈的奶奶照料她有视力障碍的爱人;一个孩子因家人全部确诊而入舱……医护人员的内心被患者及其家属纯朴的语言、善良的眼神、无私的举动所感动,更加坚定地用爱和温度照亮方舱,用团结和乐观治愈人心。

图片

发扬传统,守护平安。五疗康复科吴喜、肺病科包龙杰指导组内成员合理使用蒙药,针对患者鼻塞、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辩证施治;有腰腿疼、头晕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患者,运用蒙医传统疗术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短期内多数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千年蒙药、抗疫甘露,在抗疫一线,民族医药再次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与赞扬。

图片

披荆斩棘,不负韶华。段新民作为一名优秀骨外科医生,在本次工作中与同道包氏正骨科包呼日查医师主动承担起组内急危重症病人的转运任务。年老重症患者需要搀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高压、紧张的工作练就了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养,确保患者安全到达定点医院,圆满完成对接任务。

图片

医者仁心,生命至上。风湿科乌兰、蒙医儿童康复科珠娜人美心善,她们说要让国蒙的方舱成为冬日里的暖舱。常常换位思考,说如果把患者当做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接下来的沟通治疗就变得很顺畅。此外,她俩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向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实际情况,尽职尽责开出的每一张处方。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奋斗者。通过全组人员齐心协力、不辞辛苦、持续奋战,我们的医疗救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要面对严峻的挑战。除了医护人员,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志愿者的服务和帮助,都为方舱医院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将勠力同心,共同绘制抗疫“同心圆”,用责任和担当坚守我们美丽的家园。(图文/ 杨欣、乌仁托雅)


  相关新闻